为促进我院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2020年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以下简称“推免生”)工作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招生工作质量,加大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力度,引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学校有关文件精神,并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和原则
推免生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坚持有利于学校深化教学改革和创新人才培养,有利于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形成良好学习氛围,有利于提高我校研究生招生质量和招生声誉;坚持以德为先,德智体全面衡量。把学生思想品德考核作为推免生遴选的重要内容和重要录取依据,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推荐录取;突出科研创新能力考查,既要注重学习成绩、一贯表现,也要加强对学生科研创新潜质和专业素质能力的考核,着力提高推免生选拔质量。
二、组织与领导
1.学院成立推免生遴选领导小组,负责全院推免生的具体工作。
组长:史培新。
成员:唐文跃、肖为周、黄晓辉、丁新红、汪一鸣、姚林泉。
2.成立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4个,分别为信控组、车辆建环组、交通组和土木组。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由学院分管领导、系主任和专家教授代表5~7人组成,设秘书1人,具体实施本学科的推免生工作。
三、推荐对象和基本条件
推免生从我院纳入国家普通本科招生计划录取的应届毕业生(不含专升本、第二学士学位)中择优遴选。参加遴选的学生须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一)具有高尚的爱国主义情操和集体主义精神,社会主义信念坚定,社会责任感强,遵纪守法,积极向上,身心健康。
品行表现优良,无任何违法违纪受处分记录。
诚实守信,学风端正,无任何考试作弊和剽窃他人学术成果记录。
(二)具有学术研究的兴趣和潜力,学习刻苦、勤奋,且成绩优秀,已取得毕业要求总学分的四分之三以上(含四分之三)学分,课程平均学分绩点(gpa)在本专业名列前茅,外语水平优秀;记录等级的课程达c及以上等级(体育保健班学生体育课程达d等),且申请时必修课程无“弃考”记录。
(三)外语水平优秀。英语六级成绩不低于425分或英语四级成绩不低于450分或公共外语课程平均学分绩点不低于2.8(4分制)。
(四)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下简称“学术特长生”),经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经学院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严格审查,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复审,可不受上述(二)、(三)的限制。学院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是“学术特长生”审查的第一责任主体。“学术特长生”需要经过学校组织的专家组审核,并参加由学校组织的面向全校师生的公开答辩。“学术特长生”的具体条件按《关于教授联名推荐“学术特长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说明》(附件1)执行。
四、推荐名额
推荐名额由学校下达给学院;2020年学院推免名额为20名。
学院依据各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人数、指导教师等情况,并结合各专业上届学生的出国深造率、研究生报考率和实际录取率等与人才培养质量相关的因素,确定各专业推免生推荐名额。
五、推免工作组织程序
(一)动员和公告。学院在应届本科毕业生中进行动员,宣传学校各项推免政策、条件及学院的推免工作程序,公布学院推免工作实施细则,含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成员构成、推荐名额、推免生遴选办法等。
(二)学生申请。符合条件的学生在学校自助打印机上打印本人成绩单,自愿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苏州大学推荐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申请表》(格式见附件2),并提交相应证明材料。其中申请教授联名推荐的学生,需提供三名以上(含三名)本专业教授的推荐信及能证明其学术特长的有关材料。
报名截止时间为9月10日,电子档和纸质档请同时报送,室。
(三)学院初选与综合考核和公示。
学院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对申请者进行资格初审,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的基础上,确定可进入推免考核环节的初选名单,并张榜公布。
学院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对申请者进行全面考核和综合评价。推免生的“综合考核成绩”计算办法如下:综合考核成绩总分=(gpa×100)综合面试成绩,其中,综合面试成绩需≥120分,满分为200分。
综合面试旨在考察申请人的本科学习基础,以及是否具有进入硕士学习的素养、潜能等综合能力。重点考核申请人的综合英语,沟通表达与逻辑思维,思想品德、专业素养、科研与创新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综合面试把考生的思想品德考核作为推免生遴选的重要内容和录取重要依据,对思想品德考核不合格者不予推荐录取。申请教授联名推荐的特长生,其成果及科研能力等计入综合面试成绩内。综合面试考核应有评分办法和详细记录。
遴选工作小组根据申请者综合考核成绩,按所在推免工作小组分专业排序(包括学术特长生),确定拟推荐学生名单,于9月16日前报送教务部,并同时在学院网站醒目位置公示10天。
(四)部门审核。学院将经公示无异议的初步推荐名单,以及列入名单者的学习成绩单、各种可证明其学术能力和潜力的材料报学校教务部审核。
(五)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会审、复审、决定和公示。
9月23日前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对经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审核的推免生推荐名单进行复审,确定拟推荐名单,并在校内网上予以公示,在“推免服务系统”(网址:http://yz.chsi.com.cn/tm)中上报推免生资格名单。
(六)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自行在“推免服务系统”中跟踪并完成以下操作。
自9月25日起,获得推免资格的学生自行在“推免服务系统”中跟踪并完成以下操作:注册填写基本信息、上网完成网上报名和网上缴费、点击接收并确认复试通知、按招生单位要求参加复试(本学院复试形式为综合面试考核)、查看复试成绩和待录取通知、点击并接收待录取通知(只能选择一所学校)。有关操作指南说明请及时关注教育部网站,有关网上填报问题请及时电话咨询校研究生院招生办公室(65227655)或所报外校研究生处(部、院)。
六、有关管理事项
1、推免生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取消其推免生资格:
(1)在申请推免生过程中发现有弄虚作假行为的;
(2)违反校纪校规,受到学校纪律处分,或被追究法律责任的;
(3)有论文(文章)抄袭,虚报获奖或科研成果等学术不端行为的;
(4)本科毕业时不能获得学士学位的。
2、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工作成员,若有子女、家属或亲戚参加推免,应回避。
七、附则
(一)本办法政策解释由院长、教学副院长负责;专业解释由相关专业教师负责。
(二)申诉渠道
考生如在推免过程中有异议,可向学院、学校相关部门直至江苏省教育招生考试管理机构申诉。
(三)综合面试考核评分办法
1、综合面试总分为200分,其中思想道德、专业素养、科研与创新110分、综合英语50分、沟通表达与逻辑思维40分。推免生遴选工作小组成员根据标准,确定各自给出的成绩,各个成绩的平均值四舍五入取整为推免生综合面试成绩。
2、思想道德、专业素养、科研与创新(总分为110分)
面试要素 | 责任感与进取心 | 专业综合知识 | 自身科研素质、科研活动能力 | 科研成果 | |
分值 | 40分 | 20分 | 30分 | 20分 | |
评分标准 及 评分要点 | 好 | 31~40分 | 11~20分 | 21~30分 | 11~20分 |
诚实负责,自信而又务实,既有进取意识而又踏实、谦逊。 | 专业素养好,有较好的知识储备。对专业基础知识和最新动态有充分的认识和独到的见解。 | 学习能力强,有较强的洞察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知识集成能力。有较强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 | 参加过科研训练、发明创造、创新性实验等活动,积累了丰富的科研训练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科研发明创新方面的成果(核心以上期刊文章、国家省部级竞赛获奖、发明专利、或全国表彰的社会实践等)。 | ||
中 | 16~30分 | 6~10分 | 11~20分 | 6~10分 | |
有一定自信心和进取精神,但有些好高骛远,不够实际。 | 专业素养较好,有一定的知识储备。专业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对专业最新发展动态有一定的了解。 | 学习能力较强,有一定的洞察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知识集成能力。有一定的信息收集、分析能力,有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 | 参加过科研训练、发明创造、创新性实验等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科研训练经验,取得了一定的科研发明方面的成果(省级以上期刊文章、校级以上科研竞赛获奖、或学校以上表彰的社会实践等)。 | ||
差 | 0~15分 | 0~5分 | 0~10分 | 0~5分 | |
回答问题绕弯子,办事不负责任,无进取心或华而不实、哗众取宠。 | 专业素养尚可,知识储备一般。专业基础知识基本掌握,对专业最新发展动态了解不多。 | 学习能力弱,缺乏洞察能力、记忆能力、注意能力、知识集成能力。信息收集、分析能力弱,实践动手能力弱。 | 未参加过科研训练、发明创造、创新性实验等活动,但有一定的科研创新潜力。 |
3、综合英语评分标准(总分为50分)
面试要素 | 语言准确性和范围 | 话语的长短和连贯性 | 语言灵活性和适切性 | |
分值 | 15分 | 15分 | 20分 | |
评分 标准 及 评分 要点 | 优 | 14~15分 | 14~15分 | 17~20分 |
语法和词汇基本正确; 表达过程中词汇丰富、语法结构较为复杂; 发音较好,但允许有一些不影响理解的母语口音。 | 在讨论有关话题时能进行较长时间的、语言连贯的发言,但允许由于无法找到合适的词语而造成的偶尔停顿。 | 能够自然、积极地参与讨论; 语言的使用总体上能与语境、功能和目的相适应。 | ||
良 | 11~13分 | 11~13分 | 13~16分 | |
语法和词汇有一些错误,但未严重影响交际; 表达过程中词汇较丰富,发音尚可。 | 能进行较连贯的发言,但多数发言较简短; 组织思想和搜寻词语时频繁出现停顿,有时会影响交际。 | 能够较积极地参与讨论,但有时内容不切题或未能与工作小组成员直接交流; 语言的使用基本上能与语境、功能和目的相适应。 | ||
中 | 7~10分 | 7~10分 | 9~12分 | |
语法和词汇有错误,且有时会影响交际; 表达过程中词汇不丰富,语法结构较简单; 发音有缺陷,有时会影响交际。 | 发言简短; 组织思想和搜寻词语时频繁出现较长时间的停顿,影响交际、但能够基本完成交际任务。 | 不能积极参与讨论,有时无法适应新话题或讨论内容的改变。 | ||
差 | 0~6分 | 0~6分 | 0~8分 | |
语法和词汇有较多错误,以致妨碍理解; 表达过程中因缺乏词汇和语法结构而影响交际; 发音较差,以致交际时常中断。 | 发言简短且毫无连贯性,几乎无法进行交际。 | 不能参与与工作小组成员讨论。 |
4、沟通表达与逻辑思维评分标准(总分为40分)
面试要素 | 语言表达能力 | 逻辑思维能力 | |
分值 | 20分 | 20分 | |
评分标准 及 评分要点 | 好 | 16~20分 | 16~20分 |
表达准确、简洁大方,叙述流畅得体,无语病。 | 层次清晰,主次分明,条理清楚,善于综合分析,逻辑性强,思维面 广。 | ||
中 | 10~15分 | 10~15分 | |
表达尚清楚,叙述较通顺,不够简洁,有些语病。 | 有条理,有主次,有一定逻辑性,能分析归纳问题。 | ||
差 | 0~9分 | 0~9分 | |
表达不准确,语言不通顺,说话啰嗦、累赘、混乱。 | 条理混乱,内容凌乱,缺乏逻辑性,思维面窄。 |
附件1
关于教授联名推荐“学术特长生”免试
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有关说明
根据国家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管理办法(试行)》规定“对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经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经学校推免生遴选工作领导小组严格审查,可不受综合排名限制,但学生有关说明材料和教授推荐信要进行公示”,及其他有关文件精神,现就其中推荐“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者”(以下简称“学术特长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做如下说明:
1.被作为“学术特长生”推荐的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必须由三名以上本校本专业教授联名推荐。教授推荐信必须负责、详尽地说明被推荐学生的“特殊学术专长”、“突出培养潜质”。推荐信还需进行网上公示。
2.符合以下条件之一者,方可视为有特殊学术专长或具有突出培养潜质的人才,参加由教授联名推荐“学术特长生”免试硕士研究生申请:
(1)参加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通过结题验收或中期检查优秀(前三名);或参加省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并通过结题验收或中期检查优秀(前二名);或获得“莙政学者”称号;
(2)参加省部级(含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并取得指导教师认可、学校有关职能部门认定的研究成果(如收到论文的用稿通知);
(3)在核心期刊(自然科学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为准,人文社会科学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和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的《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为准)、sci、ei、ssci上发表论文1篇以上者(原则上限第一名,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的可放宽到第二名);或在省级学术刊物发表论文2篇以上者(自然科学类论文每篇的篇幅均不少于3个版面、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每篇的篇幅均不少于6000字,且限第一名,指导教师为第一作者的可放宽到前二名);或在省级学术刊物独立发表高质量的学术论文1篇以上者(自然科学类论文篇幅4个版面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论文篇幅在8000字以上);
(4)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教育部等中央政府部门或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或国家一级学会[协会]组织的学科竞赛)二等奖及以上(前三名)或省部级学科竞赛(省教育厅等省政府部门或教育部内设司局机构或国家二级学会[协会]或江苏省一级学会[协会]组织的学科竞赛)一等奖及以上(前三名);或获得国家级学科竞赛三等奖及以上(第一名)或省部级二等奖及以上(第一名);或组织开展的与所学专业或报考专业密切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获得全国表彰(团队第一名或个人);
(5)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前三名);
(6)取得其他重要科研成果和进行相关实践。
3.学生提供的、可以证明其具有学术特长的所有材料,均须进行网上公示。
附件2
苏州大学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申请表
学号 | 姓名 | 性别 | ||||||||||||
出生日期 | 民族 | 政治面貌 | ||||||||||||
学院 | 专业 | |||||||||||||
手机 | 电子信箱 | |||||||||||||
违法违纪受处分者所受处分是否已撤销 | 是□ 否□ | 已获学分数 | 公共外语课程 平均学分绩点 | 大学外语等级考试成绩 | ||||||||||
平均学分绩点(gpa ) | 记等级的课程 是否达c及以上 | 是□ 否□ | 体育保健班学生的 体育课程是否达d等 | 是□ 否□ | ||||||||||
已修课程的学分绩点是否均达1.0及以上 | 是□否□ | 申请时必修课成绩有无“弃考”标注 | 有□ 无□ | |||||||||||
何时受过 何种奖励 | ||||||||||||||
何时受过何种处分及撤销日期 | ||||||||||||||
参加哪些科研工作,有何学术论文或著(译)作 | (申请学术特长生者还需填写:本人申请符合特长生申请条件的第条) | |||||||||||||
以上各项均由申请人本人如实填写。 申请人签名: 年月日 | ||||||||||||||
学院(部) 考核及推荐意见 | 该生推免综合考核成绩 (含gpa成绩) | 参与推免考核的所有学生数 (请注明按学院或按专业统计) | ||||||||||||
该生在参与推免排名全体学生中的综合测评名次 (请注明按学院或按专业统计) | ||||||||||||||
推荐意见: 学院(部)推免生遴选工作分管领导签字: 学院(部)盖章: 年月日 |
注:1、本表用a4纸正、反双面打印;
2、申请人须同时附成绩单和相关证明材料。